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广州市越秀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立足老城区实际,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5+20”立体要素体系,系统推进高品质生态社区建设。这一政策创新既是对国家顶层设计的细化落实,也为破解建成区生态治理难题提供了“越秀经验”。

越秀区作为广州市历史最悠久、城市功能最密集的建成区,面临土地资源紧张、基础设施老化、人口密度高等现实挑战,多年来在推动社区绣花式建设、焕发老城市新活力中下足功夫,多个社区曾获全国首批绿色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省宜居示范社区等多项荣誉。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生态环境部《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高标准建设美丽城市”;随后,生态环境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建设高品质生态社区,公开展示100个左右生态社区典型案例”,生态社区建设成为建成区推进任务落地的重要抓手。
越秀区以此为契机,依托《广州市越秀区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生态城区工作方案》,于2025年3月印发关于生态社区建设的配套文件,立足打造老城市新活力引领区的实践,在全国率先提出以“5+20”体系为核心框架,引导社区往生态高品质、环境友好型方向升级转化,推动生态治理从“宏观规划”向“微观落地”转变。
围绕低碳、宜居、清洁、宁静、和谐五大核心维度,越秀区构建了生态社区建设的整体框架,提出二十项具体建设要素。在低碳方面,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推广绿色低碳产品和技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在宜居方面,加强施工工地扬尘和餐饮油烟治理,提升城市滨水空间品质和绿化覆盖率,配备环境健康设施,突出环境友好功能,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在清洁方面,深化环卫保洁和垃圾分类管理,完善城市管网和海绵设施,加强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智慧化管理;在宁静方面,落实声环境功能区噪声限值要求,督促各类责任主体采取降噪措施,健全噪声扰民问题多元调解和闭环调处机制;在和谐方面,弘扬生态文化,加强科普宣传,开展志愿服务,营造美丽越秀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确保这一体系有效落地,越秀区建立了完善的推进落实机制。各街道因地制宜,将生态社区建设与地区发展、更新改造、基层治理等工作紧密结合,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以街道为主体、部门为支撑,选取生态资源禀赋较优、基层治理基础较好的社区作为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区生态社区建设。同时,通过开展前期研究、深入调研座谈、学习借鉴经验等方式,为建设各美其美生态社区夯实基础。
目前,越秀区生态社区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多个社区在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等方面成效显著。未来,越秀区将持续推进生态社区建设,宣传推广优秀经验做法,打响“山水花城、越秀越美”生态品牌,让更多居民在美丽家园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为全国生态社区建设贡献更多“越秀智慧”和“越秀经验”。
文、图|记者 许敏通讯员越秀区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