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西安鄠邑法院 | 百万纠纷,法官巧“熄火”

时间:2025-08-13 20:18:00

“这场火灾给我造成了巨大损失,你们必须赔偿!”

“你们的实际损失和起诉的损失不符,我给不了那么多钱!”

……

一场因火灾引发的百万赔偿纠纷,让两家长期合作的企业陷入剑拔弩张的境地。清云制药公司一纸诉状将诚信物流公司起诉到西安鄠邑法院,要求诚信物流公司按照市场价格赔偿169万元的损失。

一场大火点燃纠纷导火索

2024年8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烧毁了诚信物流公司仓库中存放的、由清云制药公司委托运输的药品。事后,双方就赔偿金额产生巨大分歧,争执不下,清云制药公司便将诚信物流公司起诉到鄠邑法院。

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我们的药品是即将上市销售的成品,损失必须按市场价格计算!”原告怒气冲冲地道。

“赔偿必须以评估报告中的92万元成本价为准!”被告却梗着脖子极不认同。双方谁也不服谁,僵持不下。

原告认为,合同未约定具体赔偿标准的情况下,应按照货物到达地的市场价格进行赔付,并明确表示对现有评估报告不认可,要求重新进行鉴定以确定真实市场价值。被告则表示,火灾损失已由消防出具评估报告,应采信该结果,公司愿意按照评估结果进行赔偿。

对此,承办法官魏阿英当场释明,依照法律规定:原告有权要求被告按照市场价值主张赔偿损失。并告知原被告双方申请鉴定所需的材料、鉴定流程、所需时间及鉴定费用等事项。考虑到鉴定的时间和费用成本,原、被告双方最终决定放弃鉴定,希望由法院来进行调解。

精准“灭火”,巧解双困

调解过程中,针对赔偿总额僵局,法官考虑到两家企业长期合作的基础以及纠纷久拖不决对双方的负面影响,她引导原、被告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换位思考,既讲清法律规定,又分析企业实际需求,一方面指出高效解纷有助于企业尽快回归经营正轨,以后续高质量发展减少本次事故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针对双方争议焦点,为原、被告搭建充分沟通的桥梁,同时引导双方从事实出发理性沟通,客观分析问题,直至消弭分歧。在此基础上,法官还应原、被告申请,就双方之前合作的、尚未成讼的运费争议一并化解。

经过多轮背对背沟通和释法明理,双方最终达成一致调解意见:总赔偿金额定为120万元,扣除原告公司之前拖欠的7万余元运费,剩余112万余元于2025年年底前分期给付完毕。

“多亏了法官调解,要不我这心里的‘火’怕是到现在都灭不了!”达成调解协议后,清云制药公司负责人紧紧攥着承办法官的手,脸上的愁云终于散去。(文中公司名字均系化名)


作者:雷 虹

编辑:赵佳欣

责编:郑黎波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