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已进入主汛期。据省、市水文中心预测,今年汛期我市洪涝可能偏重,灾害风险偏高,降水量总体较常年偏多。

沧州位于海河流域下游,境内分布大清河、子牙河、漳卫南运河等水系,有8条主要行洪河道。今年以来,我市水利系统落实落细防汛备汛各项措施,织密防汛安全网,确保全市安全度汛。
近日,在子牙河献县段治理工程项目现场,治理后的河道主河槽内水流畅通,堤岸上郁郁葱葱,堤顶路宽阔平坦,车辆在路上有序穿梭。
子牙河献县段地处子牙河流域重要节点,是献县境内承担区域防洪排涝重任的关键河道。治理前,该河段存在河道淤积、部分堤岸坍塌等问题,导致行洪断面缩减,排涝效率下降。近年来,我市加快防洪体系建设,全力推进子牙河献县治理工程。工程围绕河道清淤疏浚、堤岸加固培厚、涵闸更新改造等内容展开,系统提升河道行洪能力与防洪设施稳定性。今年汛期前,工程已基本完工,进一步提升了全市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献县临河乡临河村村民李建国常沿着堤顶路骑行锻炼。“现在大堤加固了,不仅汛期心里踏实,平时来这儿骑骑车,心情都格外舒畅。”他笑着说。
水利工程是防御洪水的坚固“堡垒”。子牙新河黄骅段治理工程年初提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青县子牙新河、北排河、黑龙港河防洪体系建设工程全面竣工,实现子牙新河、北排河与黑龙港河连通……自去年以来,我市共争取各类资金78.88亿元,实施水利项目229项,目前已完成投资68.6亿元。
我市有关部门聚焦水利工程运行、在建工程度汛等重点,全面排查整改各类问题,兼顾台风北上及极端降雨引发的内涝风险。同时,依托专业技术力量,修订完善各类运用预案方案21个,并多次开展业务培训及桌面推演,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记者 苏少静 通讯员 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