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洪金 丽江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为云南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赋予了重大使命、明确了实践路径,是云南做好一切工作的总遵循总指引,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作为基层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推进丽江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强化政治引领,扛牢使命担当。讲政治是文艺工作不可动摇的底色。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文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牢牢把握文艺工作的政治属性,准确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立足改革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创作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听党话、跟党走,为党的事业鼓与呼,立足时代潮头,见证和记录时代发展,激发和鼓舞时代斗志精神。
贴近时代脉搏,推出精品力作。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传世作品,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必然能创作出气势恢宏、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巨作。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画卷面前,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时代大潮中有梦想、有追求的弄潮儿。在历史大舞台上,我们要团结带领文艺家和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火热生活,倾听人民心声,从时代发展的壮阔画卷中汲取养分。要主动融入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切实做好桥梁纽带,全面优化服务,让有理想的文艺家有平台,让有追求的文艺家有机会,让有成就的文艺家有荣耀,创造有利条件,推出具有时代气息、时代特色、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
优化创作环境,培养文艺人才。一切文艺活动,都要以人为中心,围绕人展开。繁荣发展文艺事业,要系统规划文艺人才培养工作,有计划、分层次、建梯队地推进实施,构建文艺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让文艺新人茁壮成长、文艺骨干迎风生长、文艺名家功勋卓著,老中青三代人才济济,形成社会主义文艺百花园争奇斗艳的良好局面。
组织文艺活动,融入鲜活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组织开展文艺活动是打通文艺工作与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方法,文艺工作者要积极组织或参与文艺活动,走出书斋,走向生产生活一线,到人民群众中获取鲜活的素材,不断创作出优秀作品。同时,也让一些经典作品从舞台、展厅走向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使文艺成果真正融入百姓生活。
(责任编辑 苏宇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