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国
随着高考中考日益临近,考生及家长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大。为帮助他们以更好的状态迎接考试,江苏省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继去年高考中考期间开设夜门诊服务后,今年5月16日起,再次暖心推出高考中考心理夜门诊,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专业、便捷的心理健康服务。
每年高考中考临近,除了考生奔赴“战场”,家长也随之步入“考场”。然而,在为孩子助力的过程中,有些家长却不知不觉将自己的焦虑、紧张、期望,悉数传导给孩子,形成了一种看不见的压力:考试还未开始,精神战已然打响。正如有人形象地比喻:“孩子备考在桌前,家长焦虑在客厅。”
高考中考固然重要,但如果将所有情绪都堆积在孩子身上,就像往已经在负重前行的“马车”上不断加压,非但帮不了,反而可能将“马车”压垮。因为每一个孩子在临近高考中考时都或多或少有心理压力,此时,孩子的内心承受力,需要倍加呵护,切不能再施压。
也正因此,家长的情绪,是孩子最直观的“心理风向标”。如果家长整天一脸焦虑,三句话不离高考中考,寝食难安、唠叨不断,孩子就算再理智,心里也难免会起波澜:我的表现是不是不够好?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是不是辜负了爸妈的期盼?于是,原本该专注学习的心思,被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悄然吞噬。
最好的家庭支持,绝不是“共情焦虑”。当家长能够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考试,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接纳、稳定的心理环境,孩子的状态往往也更稳健。心理健康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学习能力背后的“硬支撑”。孩子心态轻松了,才有好状态去全力以赴。
当然,教育引导也需要专业力量的介入。像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推出的“心理夜门诊”,就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公共服务创新,不仅满足考生需求,也关照家长心理需求,让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这种“专业托底+情感陪伴”的模式,为家庭减压提供了可行路径,也为更多城市提供了参考样本。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真正的教育,是陪伴孩子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愿所有的父母,在这个特殊的考试季节里,给孩子一个放松的笑容、一句温暖的鼓励、一份沉静的陪伴——这些“情绪共情”,才是送给孩子最好的迎考礼物。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红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