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乒乓球协会原副主席、国家乒乓球队国家级教练员、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庄家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9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庄家富同志是广东番禺人,生于1934年12月,195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在广州读书,1955年1月成为广州体育学院乒乓球运动员,同年调入原中央体院竞技指导科(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前身),成为我国早期国家队成员之一。他先后担任国家乒乓球队运动员、教练员、高级教练、国家级教练、女队主教练、领队等职务,作为国乒“108将”之一参与了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备战,在体育界享有“乒乓活字典”的美誉。
在运动员生涯中,庄家富同志战绩卓著,先后获得1956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男子单打季军;1957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男子双打冠军、男子单打季军;1958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季军等成绩,1959年代表中国参加了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为打败神秘武器“弧圈球” 去香港当“间谍”
1959年,容国团在德国多特蒙德世乒赛上首次夺得男单冠军,给当时世界乒坛霸主日本队带来强烈的冲击。之后,日本队打算在第26届世乒赛上重夺霸主席位。
“当时日本队首创了‘弧圈球’打法,这一打法让很多高手都不适应,日本人也宣称要凭借这一新技术再次垄断世界乒坛。”据说由于弧圈球旋转强,所以威力大,挡也挡不住。而且当时国内从来没有见过,仅有的信息也是从日本杂志中得来的。
不久,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竟然传来了日本乒乓球队即将访问香港的消息。原来香港的打法和内地的差不多,日本队此举也是前来练兵和试探的意思。不过,这也是直接获取弧圈球第一手资料的绝好机会。
于是,队里决定派广州队员——庄家富前往香港观看球赛。
庄家富回忆起这趟香港之行,还真是一波三折。因为事出紧急,他从北京回广州的路上破例坐了飞机。那时候的飞机是每一站都停,在武汉停了一个晚上,在长沙又停了。在长沙,碰巧天气不好,一直下雨,飞机都不能起飞了。

庄家富
庄家富打电话回队,汇报了情况,后来他改道株洲,从株洲坐火车到了广州。
在罗湖过关的时候,时间已经超过凌晨2点了。当时香港的规矩是,老百姓要在12点之前过境。当时庄家富就被警察拦住了,问他去香港干什么。庄家富灵机一动说自己是学生,于是对方就要看学生证。关键时刻,前来迎接庄家富的人员出现,他才过了关。
比赛当天,庄家富去伊丽莎白体育馆观看球赛。庄家富看到弧圈球后,认为这和他们的研究相差不大。弧圈球虽然威胁很大,但是香港运动员也有赢的时候。这说明弧圈球固然是很厉害,但也不是不可战胜的。
庄家富一回到北京,容国团已在车上等着。庄家富的香港之行很有收获,此时,中国队基本上掌握了弧圈球的技术规律。容国团分析了日本队的优势在哪里,并且商定了几条策略,首先是思想上不要惧怕弧圈球;其次,“吃”了弧圈球后不要害怕;最后,就是想办法扬长避短,主动进攻,发短、回短球,以进攻抑制弧圈球的发挥。
正是有了庄家富及时收集的情报,中国队在第26届世乒赛上一举夺得男团、男单和女单三项冠军,从此开始全面登上世界乒坛的高峰。那一届世乒赛也写下了乒乓球运动的经典,徐寅生12大板扣星野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1956年第23届世乒赛,庄家富(右一)与队友们在一起。

1959年斯堪的纳维亚公开赛,庄家富(右一)和队友们一起夺取了男团冠军。
作为国家乒乓球队元老,庄家富同志深耕教练岗位数十年,先后培养和指导了张燮林、梁戈亮、陆元盛、蔡振华、王会元、陈新华等多位世界冠军,为中国乒乓球事业的传承与辉煌作出了重要贡献。1993年9月,他被评为国家级教练;1994年12月退休。其专业能力与贡献得到广泛认可,1961年获国家体委一等功奖励,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1年、1983年、1985年连续三次荣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98年获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杰出贡献奖,2002年获中国乒乓球协会成立50周年“中国乒乓球杰出贡献奖”。

1963年第27届世乒赛,庄家富(右一)带领中国女队参赛。

1983年第37届世乒赛,庄家富(左)为参加男单比赛的蔡振华做临场指导。
庄家富同志热爱党、忠诚于党的体育事业,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投身工作,亲身经历了国家乒乓球队从弱到强、三次攀登世界乒坛高峰的全过程,将毕生心血奉献给了国球事业。他是优秀的运动员、卓越的教练员,数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始终心系中国体育发展,把个人命运与祖国乒乓球事业紧密相连,其精神风范将永远激励后人。
庄老一路走好!
综合乒乓世界、广东广播电视台、新快报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马俊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