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满潇、罗潇、李璐
8月27日上午,武汉市蔡甸区康乐幼儿园的教室里,二十多位教职工正认真听讲。武汉市公安局蔡甸区分局交管大队副中队长李辉手拿校车安全模型,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师专属交通安全课”,从源头强化幼儿交通安全教育。

活动一开始,李辉就现场演示了校车安全检查要点,包括轮胎、安全带、应急门、灭火器等关键设备的日常自查规范,强调“每趟出车前的小检查,关乎一车孩子的生命安全”。“老师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安全的守护者,”李辉叮嘱道,“在接送环节,务必做到‘每次下车必检查、每个孩子必到位’,严格执行接送登记制度,防止遗漏,杜绝意外。”他还提醒随车老师履行好监护职责,维护乘车秩序,确保每一个孩子都系好安全带,并教会孩子基本的应急自救方法。

随后,李辉针对幼儿教师群体特点,结合该幼儿园周边道路实际情况和教职工日常出行方式,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不仅细致讲解了闯红灯、超速、酒驾等常见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还特别针对校车及接送幼儿时的安全事项做了重点提醒。相比直接给幼儿授课,先培训老师具有独特优势:老师们就像“安全种子”,能将交规知识持续融入日常教学。作为孩子的直接看护者,老师的交通安全意识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出行安全。教师以身作则,能为孩子们树立最好的行为榜样,让安全教育从“课堂”走向“生活”。

课后,康乐幼儿园王老师整理着笔记本说:“今天学到了很多实用方法。以前只知道教孩子‘红灯停绿灯行’,现在知道该怎么具体解释了。”她指着本子上记的要点,“比如为什么要系安全带,可以用玩具车做演示,让孩子们直观看到碰撞时的区别。”
另一位老师补充道:“校车上的应急设备操作也要定期练习,不能等到真要用时才手忙脚乱。”
据了解,这类面向教职工的交通安全培训今后将在蔡甸区更多幼儿园开展。蔡甸区分局交管大队正在编制适合幼儿园使用的交通安全教学指南,帮助教师将交通安全知识融入日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