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王思齐 剪辑:周莹
“子女白天要上班,独自留老人在家不放心咋办?”“独居老人,一日三餐谁来照料?”近期,昆明市西山区永昌街道马洒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落地,破解了社区养老的难题。
子女照常上班 老人幸福“打卡”
“把老人送到日间照料中心,晚上又接回家,就像来上了一个白天的‘兴趣班’。”昆明市永昌街道马洒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运营负责人、齐鑫康养产业发展(云南)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昊说道,在日间照料中心,棋牌娱乐、图书阅览、书法绘画、歌舞培训一应俱全。老年人不仅有专人照料,精神生活也非常丰富。

马洒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期俊军 摄
这正是马洒营社区探索的“嵌入式养老”新模式:政府出场地、企业来运营、居民得实惠。6月13日正式投运的马洒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由一栋5层的综合楼、50米外的一个幸福食堂和活动广场组成,被居民亲切地称为“没有围墙的托老所”。

日间照料中心图书角 王思齐 摄
据介绍,马洒营是典型的老旧住宅区,由11个独立小区构成,现有居民3115户、7118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13%。2022年末,马洒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开始规划筹建:社区将原社区服务中心五层闲置空间进行规划,以“公建民营”方式引入齐鑫康养;同时,将闲置多年的小区内煤气站场地改造为幸福食堂,全面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政府减免房租、并对场地进行升级改造,由企业负责日常运营。

日间照料中心的理疗室 王思齐 摄
记者观察到,在这个刚开业一个多月的日间照料中心内,前来体验理疗服务以及幸福食堂的居民较多,全日托管的老人多为80岁以上的,85岁的李奶奶就是其中之一。
“感觉身体轻松了很多。”刚刚做完理疗的李奶奶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走下楼。李奶奶患有腰椎间盘突出,行动不太方便,去年大女儿将她接过来同住,但因为女儿经常需要外出,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家,于是选择了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每天上午,李奶奶走200米就能到中心,托管费用包含了理疗、兴趣课,还有午餐和晚餐,算下来一天才40多元,非常划算。
幸福食堂 让老人三餐无忧
根据日间照料中心的收费标准,可自理的老人托管费用为45元/日,半失能老人150元/日,失能老人为280元/日。其中,可自理的老人月卡为980元。中心还提供中医养生调理、芳香疗愈以及上门助洁等收费服务。
目前单日托管的老人共有4人,年龄都在80岁以上,有的是行动不便,还有的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老人们来到日间照料中心后,接待人员会先为他们监测基础数据,根据身体情况安排活动。上午做完理疗,吃个中午饭就能回家休息,下午再来参加兴趣课,吃完晚饭再走着回家……一天的生活充实又充满乐趣。

幸福食堂 王思齐 摄
未办理的托管的社区居民,也可以享受幸福食堂的服务。幸福食堂按年龄段进行收费:早餐统一为7元/位,午餐和晚餐为4荤8素的自助餐,60岁以下的12元/位,60-79岁为9元/位,80-89岁为8元/位,90岁以上免费。
“人少不好做饭,来这里花9块钱吃4荤8素,还能跟老伙伴聊天,挺好的。”在家带孙子的代女士几乎天天报到,有时候还会让这里的小伙教她怎么用手机。
据介绍,目前,中心每天固定来幸福食堂用餐的老人约30人,理疗高峰时段达15人,累计服务已突破3000人次(含幸福食堂)。

杨昊介绍适老化改造样板间 王思齐 摄
杨昊透露,中心目前准备打造“食堂+理疗+活动+培训”收支模型,形成可复制的运营手册。之后,还将与旅行社、老年大学合作推出“上午健康讲座+午餐+午休+理疗/手工+返程”的一日套餐,同时也面向家庭提供适老化改造服务,吸引昆明市其他片区老人周末来体验。
“我们希望让更多老人白天在社区享受生活,晚上回家享受天伦。”杨昊说,这或许是破解老旧小区养老难题的一把钥匙。
云南网记者 期俊军 实习生 王思齐 周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