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南方观察|汕尾,为什么说是一座很“潮”的城市?

时间:2025-07-14 11:05:00

在红海湾的浪尖驭板飞驰,溅起十五运会的激情浪花;在独特的咖啡馆观海听涛,体验青春的浪漫多元;在玄武山的夜色里邂逅非遗新颜,感受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汕尾,这是一座很“潮”的城市,是运动激情、咖啡美学与文化基因在碧海蓝天下的深度交融。这座低调的滨海小城,正以扬帆起航的加速度,溅起传统与现代共舞的“潮流浪花”。

浩海驭浪立新:蓝色赛场的运动新锐

在455公里蜿蜒的海岸线上,一股充满速度与激情的“蓝色活力”在汕尾澎湃涌动。

作为滨海界的“粤东麒麟角”,红海湾的浪尖上,冲浪板划出优美的弧线,帆船帆板少年在海上挑战技巧极限。这片“天赋异禀”的海域,因现代海上运动的勃兴而焕发新生机。

借着十五运会帆船项目的东风,位于红海湾的广东海上项目训练中心维修改造项目已基本完工,从精心打造的公寓到500人规模餐厅,从赛事运行中心到体能训练设施,每一个环节都非常“给力”。

近日,十五运会吉祥物“喜洋洋”和“乐融融”也在汕尾高铁站迎接八方来客,时刻准备接好这波“泼天富贵”。

一场赛事带火一座城。

“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广州、深圳、北京、上海、杭州很多地方都来红海湾了。”红海湾落日冲浪负责人表示,这里已经成了“冲浪地标”。

在市城区海滨西沙滩,双体帆船、摩托艇、皮划艇、桨板、“香蕉船”“小黄鸭”等多种海上运动项目,让大家沉浸式感受海上运动的独特魅力。

“海上法拉利”更是让大家体验狂飙的快感,让海上运动项目更加深入人心,广受游客青睐。

不仅有速度的激情,“跳岛游”的浪漫更是直达人心。远离城市喧嚣的赶海之旅,让人忘记烦恼的海鲜大餐,热闹精彩的篝火派对,每一part都在去除城市中快节奏的“班味”。

如今,“弄潮儿”们日益增长的热情,是汕尾这座城市活力绽放的文旅热量。

从承载厚重历史的海洋,到跃动现代活力的赛场,汕尾让体育盛事的热潮真正融入城市肌理,正为“勇立潮头”注入澎湃的青春动能。

咖啡飘香立潮:青春汇聚的共生场域

当夕阳将海湾染成熔金,面朝大海的咖啡馆成了年轻人的“情绪港湾”。

刘德江的创业故事,是汕尾用咖啡撬动空间魔力的缩影。2021年,他怀着对家乡的深沉热爱,从广州回到家乡创业,开辟了“咖啡+文旅”新模式。4年时间过去,他创办的“古堡咖啡”“浮日隐地”等咖啡馆带动当地文旅火爆出圈。就拿“古堡咖啡”来说,这里一天能卖出4000多杯饮品,单日顾客最高超8000人次,营业额近25万元。

被网友称作“韩国济州岛”的汕尾市浮日湾旅游景区,在施公寮投资发展,将沙滩、赶海等自然风光与农文旅产业发展方向相结合,打造集咖啡、民宿、冲浪运动为一体的文旅综合体项目。

刘德江见证并推动了海边街“咖啡一条街”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过程,单个季度海边路营业额突破800万元的态势,也让大家看到“咖啡经济”的底气所在。

像这样的咖啡店还有很多。在屿仔岛旧船厂旁的网红打卡地“山与咖啡”,波浪条纹的建筑完美融合汕尾海洋文化,简洁大气又不失美感。

屿仔岛的全新升级不仅限于硬件,更注重业态的年轻化。以“山与咖啡”为代表的文旅空间,将渔村老宅改造为复合型文化驿站,游客可在此品鉴高品质的手冲咖啡,翻阅汕尾文史典籍等,让传统渔村焕发年轻活力。

“现在的年轻人愿意跨越几百公里来拍一张照片,我觉得这是汕尾能够给我带来的。”来自深圳的阿哲是一名00后,他谈到文旅打卡的核心,汕尾贩卖的不仅是咖啡,更是稀缺的景观与沉浸的情绪价值。

在汕尾的一杯咖啡,重构了物理空间,打破了城乡藩篱,激活了社区经济,更在青年与故土间架起情感桥梁,成为青春汇聚共生的“新场域”。

古韵新风立魂: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在汕尾,潮流的不只是现代兴起的新事物,更有“老祖宗”留下的珍贵宝藏。

在灯光璀璨的陆丰玄武山,正上演一场传统与潮流的对话。作为世界潮人祈福胜地,陆丰玄武山已然抓住了“文旅风口”,奋力打造集红色革命遗址、古建筑群遗存、绿色生态景观、宗教文化、非遗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年接待游客量超200万人次的成绩让人感叹。

玄武山的“潮”,在于让沉淀数百年的古老文脉,找到了与当代审美共振的频率。

非遗的活化不止于表演本身。在玄武山景区及周边,一系列融合非遗元素的文创产品悄然走红——提取五色狮、鲤鱼灯经典图案设计的潮T、帆布包、钥匙扣,既保留传统神韵,又充满时尚趣味;将玄武山建筑轮廓、非遗符号进行现代解构的艺术装置与光影秀,在夜间点亮古刹,营造出梦幻的古今交融之境。

五色狮灵动腾跃,色彩斑斓的狮身象征五行流转;鲤鱼灯蜿蜒游弋,流光溢彩中寄托“鲤跃龙门”的吉祥寓意,还有皮影文创、虎狮挂饰、正字戏脸谱……这些珍贵的非遗内涵,早已化身为吸引年轻游客驻足流连、拍照打卡的沉浸式文化盛宴。

汕尾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5项,浓厚的文化底蕴是汕尾的“老本”,而全新的文化表达则是汕尾的“新颜”,让年轻人不仅“看”非遗,更能“玩”非遗,“带”非遗回家,让文化传承变得可触可感、有趣有料。

非遗的永恒魅力,在于“古韵”与“新潮”的创造性融合。它无需摒弃自身的厚重底蕴,而是以开放姿态拥抱新的载体、新的场景、新的传播方式。

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系列活动上,“汕尾吕布”直播带货火出圈,西秦戏青年演员陈嘉明和捷胜泥塑市级传承人周贵彤化身“汕尾非遗推荐官”,对着全国网友卖力“安利”家乡的宝贝,颇受大众好评。

在坚守文化之魂的同时,汕尾用时代语言讲好古老故事,让沉淀的历史真正“活”在当下,成为凝聚人心、滋养城市的灵魂力量。

这座低调的滨海小城,如今正吸引青年“用脚投票”。他们以咖啡杯丈量生活的惬意,用冲浪板征服海浪的激情,被文创产品中跃动的文化基因所打动,在这片土地上共同书写着传统根脉与现代气息深度交融的“潮”生活样本。

汕尾的“潮”,潮在敢破敢立——破的是陈规与边界,立的是文化之魂、空间之新、时代之潮。

南方+记者 陈保良

【作者】 陈保良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